【碳道专家】晏路辉:区块链在低碳圈的应用 – ideacarbon
晏路辉 · 2017-12-12 00:12 · 阅读量 · 284
摘要:互联网上半场解决了通讯问题,而解决诚信问题的区块链或许将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主角。
互联网上半场解决了通讯问题,而解决诚信问题的区块链或许将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主角。
自从“十一”假期有了写十篇原创的想法,转眼间已经到了最后一篇了。这十篇文章里有一些笔者对于当前低碳各个领域的进展更新以及观察和思考,也费了心思写一些创新的思路和模式出来。这两个月,有些好友提醒说里面有些好的商业模式,甚至可以说是商业秘密,就这么免费的公开了,是不是太可惜了。笔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权衡之下,觉得开放共享才更有未来,如果里面有合适的模式能给对的人和机构应用起来,其实也是一种对行业的贡献了。近期遇到一些碳圈老总,吐槽不少,都表示在考虑是否有足够的余粮可以撑过未来2-3年,在当今这个低碳领域低谷期,转型是当务之急,笔者也希望前面的九篇文章和今天这篇文章里提到的一些新模式,对相关的人有一点点帮助。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区块链。这个词可以说是一个偏“极客”的词。笔者在准备材料以及定位文章的深浅度的时候,做了一些调查,发现碳圈里相当一部分人对其仍很陌生,所以此文相对来说会是比较科普的性质。希望这篇文章为区块链做一些普及,也希望大家都可以谈谈区块链与低碳这两个领域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区块链是什么
“一般而言,越是前沿的东西,越难找到合适的普及语言来表达”。区块链的定义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相信大多数人看完区块链的定义还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笔者觉得要理解区块链,主要需要理解区块链的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去中心化
一般意义上的应用都是安装/部署在一个中心的服务器上,用户电脑与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比如我们网上淘宝,买方是将钱支付给支付宝的中心服务器,卖方在买方收到商品后从支付宝中心服务器获得商品收入。这种中心化的应用是大家普遍可以理解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存在一个极大的风险就是如果中心服务器发生故障(如断电或者物理上的损毁),那么整个系统将崩塌,这是中心化应用的致命伤。
所以一种称为分布式的应用获得了用户的青睐,比如IT领域的代码版本控制器从中心化的CVS, SVN升级到分布式的Git,又比如电力领域的集中发电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过渡。
而区块链就是一种分布式的共享数据库,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信息的输入,实现分散记账;不存在中心服务器,它具备点对点价值转移的去中心化特性,所有被公开记录在“公共账本”上的数据都不能被篡改(要覆盖半数以上的终端数据被变更了,数据才能被更改。而终端数量越大,被更改的可能性越小),且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看随时查看。
第二个特点是去信任
“去信任”的意思不是不要信任,而是让信任变得自发。这里的意思其实是技术上解决信任问题,摆脱传统上依靠对权威的信任,让它变得更信任。
这里还是以支付宝为例,大家愿意把钱交给支付宝保管,这就是对“支付宝”的绝对信任,但是这种信任却不是百分之百有保障的。另外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来源于知乎),火箭和勇士是这赛季NBA夺冠的最大热门(詹蜜们请担待),A和B打赌分别支持火箭和勇士夺冠,都拿出100元交给他们都信任的好朋友C来保管,赛季结束后,胜方从C处获得一共200元,这是基于对C的绝对信任,然而如果C卷款而逃,那么A和B的利益是没有保障的。
对任何第三方的信任都不能称之为绝对的信任,只有技术才能使得信任不再是障碍和问题,而区块链就是这样一种技术方案,基于分布式加密账本上记录信息的方法——消除了许多应用中对第三方的信任或中间人的作用。
在碳市场里面,最需要保障的就是企业的碳排放数据、配额以及CCER的真实性和透明性,中心服务器对数据真实性和实时性无法做到绝对保障,真实交易碳价的不透明也使得外部机构或个人很难真正参与进来。碳市场区块链或许可以成为下一代碳交易系统的核心底层方案。而在自愿碳中和市场,每一吨VER或者碳汇量是处于什么状态,对于购买方来说几乎完全是屏蔽的,所以这也使得碳中和目前仅适用于某些大型企业机构偶尔的临时活动,却很难成为一种常规行为。
区块链有什么用处
尽管近些年区块链概念已经被炒得火热,但真正成熟的应用却寥寥无几,尤其是低碳领域,我们仍未看到比较成型的区块链应用。大多数人对区块链的使用场景也没有想法,我们不妨看看其它行业领域区块链都有哪些相对成功的应用,为将来区块链和低碳的结合打下基础。
比如招聘行业中,如何杜绝申请人简历造假是HR们普遍遇到的挑战,因为很多信息无法追踪和追溯。而引入区块链技术,可以从源头开始追踪每个申请者的基本信息,并且基本信息无法篡改。在高风险行业,雇主必须进行尽职调查,如果你要在金融服务行业把自己的钱交给某人去投资,你肯定不希望这个人是通过简历造假来获得这份工作的,去看医生或找护士时也是一样。而像NBA一些热门球赛也希望通过追踪每张票的交易足迹信息杜绝黄牛把票价炒到天价,维护普通球迷的利益。
当然最著名的区块链应用还是比特币,最近已经成为无数人推崇的投资产品,这里面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机构和原因炒作之外,当然一个根本原因还是其底层技术方案-区块链的特性:去中心化和去信任使得人们更愿意相信,甚至产生信仰。
而能源互联网与区块链的应用也正开展的如火如荼,区块链技术理念也与分布式发电和售电业务非常吻合。这方面的介绍网上已经非常多了,笔者不展开赘述了。
区块链跟低碳如何联系
前面讲了一些行业与区块链的结合,我们发现最基本的结合点还是在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所以低碳行业与区块链结合也可以从这两个点进行突破。
这里笔者分享一个最近的思考,近段时间碳阻迹都在推产品碳足迹的服务,包括一些案例的推出以及低碳行业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的公开发布,希望从基础设施层面推动产品碳足迹的发展,进而引起更多的机构参与到产品碳足迹计算,从而建立起低碳商业应用的基石。
今天写到最后一篇文章,发现产品碳足迹的未来出路或许就可以通过区块链来实现。目前进行产品碳足迹计算很大的挑战来自于上游数据难以获取,进而使得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计算难以完整和准确,而这个缺陷正好可以通过区块链进行弥补。通过区块链构造底层碳排放数据流转框架,使得产品碳足迹链条上的各个节点都可以在区块链上获取信息以及贡献信息,避免重复计算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追踪和追溯一个产品生命周期完整的碳排放信息,这样或许可以突破产品碳足迹的困境,似乎找到了碳足迹的真正意义,也是其字面意义-追踪足迹信息。
同理,碳市场中的碳配额以及CCER交易产品等也可以通过区块链重构,实现每吨碳以及每笔交易信息可追溯,避免篡改以及信息不对称。
提到区块链与低碳的结合,大家或许会想到碳币,也许是低碳领域的比特币。笔者当然希望碳币能像比特币一样成为投资界追捧的爆款,但是有一点冲突或许也需要提前考虑到:倘若碳币也像比特币一样设计一个总量(之前有文章称可以设置人类还能排放的总量6000亿吨作为总量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假设),那么挖矿来获取投资收益是很多圈外人士可以参与进来的动力,而比特币的挖矿就目前而言却是一项非常高碳的行为,无数服务器满负荷7*24小时运行,造成了对环境的负担,与碳币的低碳减排属性背道而驰。所以如何低碳挖矿需要成为碳币设计者的考量目标,比如采用新能源挖矿,通过自然冷却措施避免使用太多的空调等等。
互联网上半场解决了通讯问题,而解决诚信问题的区块链或许将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主角。
本文由作者授权碳道发布